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關於阿拉斯加之死之二...死太早

當我看到當主角準備要出發到阿拉斯加時,剪掉了身上所有的卡( 信用卡、身分證那類的東西 )、還把身上的現金全都燒了那幾幕,我想大概是要與整個文明社會作切割的象徵。

然而諷刺的是日後主角為賺取生活費還是到速食店打工、用機器在麥田裡收割,另外他在曠野裡賴以生存的工具、行囊、衣著等,無一不是來自文明的產物,關於這一點破報裡李幼鸚鵡鵪鶉的評論也有提到。可以說他把文明帶入曠野裡了,最後他甚至死在報廢的巴士裡,一個文明象徵的空間裡。

不過我想,這樣專注想實現一種理念卻沒能完全實行的情形在生活中是常有的,先天條件的問題、技術層面上的問題、對於理念的執著不夠強,導致不能夠百分百達成理念的原因要說多少就有多少種可能。如果稍微鬆懈實現理念的條件,便會變成《阿拉斯加之死》的這種情形。

我不覺得這樣不好,因為如此一來便不會使自己的目標變成一種無法實行的懸念。至少先達到某個程度,循序漸進的來也好,便能漸漸過渡到目的地。只是這樣的過程戲劇張力太弱,沒有衝擊人心的效果,觀眾要的是近乎超現實的英雄(否則我看這電影、讀這小說幹嘛?要看凡人看隔壁張三李四不就好了?),可現實人生畢竟不是戲,不求張力和效果。

大概在看任何的形式的小說或電影,我們會期待主角給我們一種超越現實生活的體驗或境界,期待結尾時主角的情感昇華、走出迷霧,以慰藉現實中不能情感昇華、破除迷霧的自己。卻別忘了《阿拉斯加之死》是改編自真人真事,有未完成的追尋更貼合現實。

要怪只能怪他死得太早,偏又死在一台具有文明象徵的巴士裡。

1 則留言:

Muuu 提到...

「大概在看任何的形式的小說或電影,我們會期待主角給我們一種超越現實生活的體驗或境界,期待結尾時主角的情感昇華、走出迷霧,以慰藉現實中不能情感昇華、破除迷霧的自己。」

這段話說得真好,我最近在看文學理論、一直想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