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以前去過的租書店

蘇偉貞在《租書店的女兒》裡提到幼時她家曾開租書店維生,讓我想起念國小時,常跟著我姊去附近的租書店去,多讓人懷念。

租書店老闆面相福態,像極了洪金寶,我們就都叫他洪金寶。坐鎮書店的主要是洪老闆,偶爾女兒會代打上場,但次數不多,對她的長相印象模糊。洪老闆豪邁,碰見不工整的零頭金額索性大手一揮,不收零頭,大概懶得找錢。那時的傳統租書店不如現在的連鎖店書店進步(還得壓身分證作保。)沒有電腦掃描條碼,全靠手寫登記出借書目。洪老闆用水性原子筆,像作畫一樣登記書碼。

踏進店裡,舊書的霉味便撲鼻而來,燈光總是不足,中央大魚缸的燈管靜靜發出藍光的樣子就特別容易被記住,是洪老闆書店特有的印象。我姊借什麼,我就跟著看什麼,那時候我姐嗜讀言情小說,跟著讀了不少。啟蒙我閱讀興趣的不是什麼文學鉅作,正是某種意味來說很精采的言情小說。記得他特別喜歡葉小嵐的作品。

在學校沒什麼朋友,為打發時間,有回把借來的書帶到學校讀,老師注意到我在讀言情小說。說:你讀這個太早了。當時覺得好像是做了什麼壞事一樣,很覺得丟臉。

過個幾年,家附近開始出現明亮寬敞的連鎖租書店,便不太去洪老闆的書店了。再隔個壹兩年,看見洪老闆的書店總是鐵門半關,再來店面變成了住家,大了點後瞭解傳統的潰敗是資本主義入侵的必然結果。洪老闆坐在桌子後,臉上反射著魚缸藍光登記書碼的樣子,不很有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的樣子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