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關於時光



前陣子把積在辦公室的書都轉送了出去,本打算全都送出,真正喜歡的書還是捨不得。送出去的書當中,某些聯繫著令我喪氣的過往,翻開書本就像追憶往事,非清掉不可。

記得R問我想要任意門還是時光機時,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決定要時光機。任意門僅能儉省時間,但時光機可帶我到去不了的地方,這是我選擇時光機的原因。R想回溯過去,我心繫未來。

聽R述說他在歐洲的生活經驗,他口中那些片段畫面帶來的精神體驗我幾乎能以想像栩栩如生的再現。那些即使置身同一地點再見同一景象也不再有的幽微感應,成了R生命底蘊的襯色,使他強烈沉淪眷戀,極欲回溯過去。

我極能體會,好比這樣一個景象:一台汽車從我眼前高速飛馳而去,直到超出我的視線範圍,裡頭的乘客曾與我有過剎那的眼光交會,此後我便忍不住細想關於他的種種,從此緣慳一面。便是這樣的懸念使R想著擁有一台時光機,回到過去。R清楚知道,即使如今再赴同地點再看見同一景象,也許不再有彼時的感應。那麼沒有時光機也許不是遺憾,讓懸念繼續懸掛心上,維持它的美。

記得在哪聽說過個故事,大概是說最狠毒的詛咒,就是祝福一個人的心願全都完成,沒有了心願的人,無所依靠而活。有懸念,便有強烈生存的意願。

我和R相反,嚮往未來,不願回顧過往。搭乘交通工具時(尤其是摩托車)我特別喜歡過橋,橋兩岸的景色快速流轉,還看不到橋的盡頭,彷彿無限往前延展,不停止移動讓我感覺像脫離了當下的時間、空間。我不存在任何一處,僅是移動再移動。渴望抽離當下存在的感覺,大概便是出於我不願回到過去的念頭。一直以來為了明天而活,我的心願是:讓我瞬間到達長久以來犧牲大量的當下所換取的明天,讓我到未來、近未來。



圖說:Caspar David Friedrich,《海濱僧侶》(Monk by the Sea)

沒有留言: